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快报】韩世辉课题组在《eLife》发表论文揭示群体冲突中复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在群体冲突中,看到对手伤害自己的队友会激发报复行为,去攻击对手。这一复杂社会行为贯穿人类历史,阐明其机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心理学研究提出对“内群体的爱”(ingroup love)或/和对“外群体的恨”(outgroup hate)等概念来理解人类报复行为,但目前关于报复行为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韩世辉课题组既往工作报告了痛觉共情的内群体偏好(Xu et al., 2009, Journal of Neuroscience,Luo et al., 2015, NeuroImage; Sheng et al., 2016, Cerebral Cortex)以及催产素增强痛觉共情内群体偏好(Sheng et al., 2013, Biological Psychology)等发现,提出并验证了痛觉共情中的“不对称种族加工理论模型”(Han, 2018,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Zhou et al., 2020, Nature Human Behavior)。在这些工作基础上,该课题组从痛觉共情及催产素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了群体冲突中复仇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2020年3月3日在学术期刊《eLife》在线发表题为“A neurobiological association of revenge propensity during intergroup conflict”的论文,报告新的实验发现:群体冲突中内源催产素水平和对内群体共情大脑活动预测对外群体复仇倾向。该论文由北京大学、解放军总医院及马里兰大学合作完成。北京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学院已毕业博士研究生韩晓春是该论文第一作者,北京大学韩世辉教授和解放军总医院吴新淮主任医师是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设计了新的可以在脑功能成像实验室进行的群体冲突实验范式,招募人类被试在实验室中形成两个群体,并且诱发群体冲突。实验中测量(1)个体在观看内群体成员遭受外群体成员伤害时的大脑活动;(2)冲突过程中唾液催产素水平变化;(3)对外群体成员的报复倾向。研究中设计了严格的对照实验组用来控制与复仇倾向相关但非必要的心理活动,实验关键变量是内群体成员遭受的伤害是来自于外群体成员(实验组),还是来自于电脑的随机决定(控制组)。实验发现,与控制组相比,实验组的唾液催产素水平在冲突早期开始上升,并且在冲突过程中持续升高。唾液催产素水平可以预测个体在观看内群体成员遭受外群体伤害时的内侧前额叶活动,而内测前额叶活动可以进一步预测个体选择的对外群体成员电击惩罚的强度,并且这种预测对是否直接参与群体冲突的外群体成员类似。这提示从内源性催产素升高到内侧前额叶这一神经生物学通路,可能是一种群体冲突蔓延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这些研究结果对理解人类报复行为有重要启示。该研究工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以合作项目”和“创新团队项目”支持。



参考文献

Xu, X., Zuo, X., Wang, X., Han, S. (2009). Do you feel my pain? Racial group membership modulates empathic neural response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9, 8525-8529.


Sheng, F., Liu, Y., Zhou, B., Zhou, W., Han, S. (2013). Oxytocin modulates the racial bias

in neural responses to others’ suffering. Biological Psychology, 92, 380-386.


Luo, S., Li, B., Ma, Y., Zhang, W., Rao, Y., Han, S. (2015). Oxytocin receptor gene and

racial ingroup bias in empathy-related brain activity. NeuroImage, 110, 22-31.


Sheng, F., Han, X., Han, S. (2016). Dissociated neural representations of pain expressions of different races. Cerebral Cortex, 26, 1221-1233.


Han, S. (2018). Neurocognitive basis of racial ingroup bias in empath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2, 400-421.


Zhou, Y., Gao, T., Zhang, T., Li, W., Wu, T., Han, X., Han, S. (2020). Neural dynamics of racial categorization predicts racial bias in face recognition and altruism. Nature Human Behaviour, 4, 69-87.


Han, X., Gelfand, M. J., Wu, B., Zhang, T., Li, W., Gao, T., Pang, C.,Wu, T., Zhou, Y., Zhou, S., Wu, X., Han, S. (2020). A neurobiological association of revenge propensity during intergroup conflict. eLife, in press.


研究组介绍

韩世辉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PI

实验室研究兴趣:

韩世辉及其“文化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结合社会/文化心理学和功能磁共振/脑电等脑成像技术,研究文化和基因及二者如何相互作用影响人类社会认知和行为的心理和神经机制,阐明大脑如何表征自我的多种属性(自我参照加工)、大脑如何理解并分享他人的情感(共情)、以及大脑如何表征死亡相关的信息(死亡意识)及其对其它社会认知加工的影响。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论文


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

脑科学讲座 | 学术笔记 | 研究分享

长按识别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官方微信公众号:Brain-Research

官方网站:http://mgv.pku.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